筑牢安全网 保护下一代
来源: | 作者:zxxianan | 发布时间: 2013-11-06 | 647 次浏览 | 分享到:
——咸安区中小学校车安全调研报告
区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
    关心下一代,从校车安全做起。为了规范校车管理,消除交通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出行安全,今年9月份,区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会同交警、教育、安监、运管等部门对全区部分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召开相关部门及部分学生家长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征求意见,全面了解分析我区校车运营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中小学135所,在校中小学生(含学前班)81975人,其中,学前班学生5134人,小学生42246人,初中生22425人。全区现有幼儿园81所,在园幼儿18225人,有校车接送的幼儿园80所,车辆162台,其中,新国标校车92台,普通客车42台,不合格校车28台,办理了校车许可证车辆103台。2013年区政府投入近三百万用于校车的更新。
   二、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所做的工作
   1、领导重视,明确了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
   咸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生安全工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咸安区校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定期联席会制度,定期通报校车安全运行情况。年初,区长李文波主持召开了全区校车管理安全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各乡镇办和职能部门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乡镇政府及街道办事处校车的属地管理责任,形成了乡镇办、交警、教育、安监、运管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运行机制。
   2、分级负责,细化了校车安全工作规程
   健全措施。如教育部门与相关学校、幼儿园签订安全承诺书,学校、幼儿园与司机和跟车人员签订安全行车目标责任书等,逐校(园)、逐车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台账,并要求对不合格的车辆要逐步限期更新。
   3、强化监管,落实了部门联运工作机制
   加强校车安全隐患排查。区政府办牵头,由交警部门,会同安监、运管、教育部门对接送学生车辆进行定期、不定期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以区政府督查室名义通报各乡镇办和相关职能部门。一是开展校车百日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查处“黑校车”“超员”“超速”校车,2013年,因超员被查扣的车辆达23台次,并对5台“黑校车”分别开出了1万元的罚单。对学生每天上学、放学的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建立动态、科学的勤务制度,安排民警维护交通秩序,仔细检查学校、幼儿园周边交通标志、标线、减速板等,对缺失、损坏的及时更新、完善。二是开展专项监督执法检查。区安监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八大重点情况检查,如有无校车和驾驶人员资质、有无报废车和组装车投入接送学生、校车跟车人员的落实、司乘人员的教育培训、校车的检查与维护、校车备案制度的落实,学校、幼儿园对校车经常性的检查、校车隐患整改落实等情况。三是加强交通法规知识学习和培训。区教育局和交警大队联合编写了《青少年交通安全读本》免费发放各中小学、幼儿园,每年开展校长(园长)和司机的交通法规知识培训。
   4、政府投入,缓解了校车安全的压力
   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力度。从2013年起,公办幼儿园每年更换一台新校车,区乡两级财政奖补9万元,其中区财政奖补6万元,乡财政奖补3万元。民办幼儿园每购进一台新校车,区财政奖补1万元。截止9月份,全区共购买新校车67台,其中公办幼儿园和小学附设幼儿园购进校车28台,民办幼儿园购进新校车39台。由于政府投入加大,使不合格车辆从98台降到28台。校车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幼儿安全也得到更好的保障。
   三、主要问题
   1、运力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
   由于僧多粥少,造成校车资源紧缺,私拼(租)车辆接送现象普遍。据统计,全区幼儿园需乘坐的幼儿有6957人,而所有接送幼儿车辆座位仅2243人,按每辆车两趟计算,只能接送4486,还有2471人只能靠私拼车、超载方式来解决,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是个人私拼车安全问题。据不完全统计,102所学校、幼儿园中,有中巴、面的、三轮车和麻木等各类个人私拼车辆100余台,存在赶时间、凑趟数、超载、超速等安全隐患。二是学校(幼儿园)私租车安全问题。据调查,目前全区中小学只有柏墩小学、南门小学、实验中小学租用枫丹公司、安达公司的车辆,车况及性能较好,安全有保障。
   2、校车安全的隐患依然存在
   一是驾驶技能偏低。部分校车司机没有准驾校车资格证,没有经过严格培训考核,而农村地区私拼的三轮车、麻木等司机素质更低,有人形容他们是“黑人、黑胆、黑车”。二是安全意识淡薄。车主及驾驶人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车子能装多少装多少,能跑多快跑多快,特别是幼儿园的接送车问题更为严重,定员七人的面包车挤十几个人甚至更多。三是超载现象屡禁不止。由于学校学生多、上下学时间集中,校车一般都是一次接送到位,超载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每逢周末学生放学和周日学生返校时间,超员现象更为突出。
   3、校车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每所学校都制定了严格的校车管理制度,但受客观条件限制,有的没有执行或没有执行到位,如上下车没有交接记录,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不齐全,基本没有交接老师签字;校车保养检修制度落实不力,校车应参照营运车辆的日常维护要求,做到每天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对车辆进行保养和维护(日趟检),并做好检测记录。但绝大多数校车没有日常检修和维护记录,无法确认日常检修和维护是否落到实处。
   4、“问题”校车查处阻力较大
   有部分家长安全意识不强,不管是什么样的车辆、不管车辆有无保险、不管驾驶人员有无准驾资格,不管乘车安全是否有保障,只图乘车方便、价格便宜,便让孩子乘车上下学,或几个孩子一凑,拼租一部面的上下学。在交警查处“黑校车”时,一些村民和家长对工作不理解、不支持,认为是有意阻碍,故意刁难,在交警查处的过程中进行阻拦,甚至集结亲朋好友到交警队闹事。
   四、意见与建议
   1、整合资源,成立校车租赁公司。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校车市场,组建校车租赁公司,或以现有汽车租赁公司为基础,给予一定政策优惠,成立以学生接送为主,以补充社会运力为辅的专业校车营运公司。校车公司对各个学校实行租赁经营,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既可以解决校车安全规范管理问题,也可以直接推动公共交通发展。
   2、加大投入,实施校车奖补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校车购置的奖补机制。在政策法规许可的基础上,从税收、规费、票价、燃油等多方面给予优惠,如地方财政对购置校车给予适当补助,核定校车运行损耗并列入财政预算,以此激励学校自行购置校车,便于日常管理,方便学生上下学。
   3、优化布局,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做好教育布局规划调整工作,按照坚持就近入学(入园)、划片入学(入园)的原则,不断优化学校、幼儿园布局,确保学生上学路径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服务半径内,这样既尽可能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又尽量减少使用或不使用车辆接送学生。
   4、明确责任,健全校车监管机制。一是教育部门作为校车安全的主管单位,在每学期开学前要核实各所学校应接送学生的数量,组织确定足量的运力,并与合格车辆所有人签订安全责任书。联合交通部门,检查修复接送沿线的险桥险路,保证道路隐患整改到位。二是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为本校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学生及家长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车辆核载人数的核查、校园周边秩序的维护等工作,对超载、不合格车辆等交通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三是交通部门要对变化的乡镇道路、险桥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学校通报,做好预警工作,同时主动做好农交线班车进校园接送学生的协调工作。
   5、加强督查,确保校车规范运行。一是实行校车市场准入制度。交警、客运车辆管理部门应会同教育部门对校车和幼儿接送车辆进行严格审查。严把车型准入关,严禁使用小型客车接送学生;严把产权准入关,所有接送学生车辆必须为本籍集体户头,严禁使用个体车辆接送;严把驾驶人员准入关,所有校车驾驶人必须符合校车管理规定,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停驾调整;严把保险关,所有车辆在投保加强险、三责险的基础上,必须投保承运人责任险。二是加大校车执法力度,严查校车违法违规。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大路面巡查力度,严惩超载、不合格校车接送学生。重点整治无牌无证、假牌假证、套牌套证及报废车辆作为接送学生车辆上路行驶。
   6、强化宣传,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要开展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宣传超员、超速、酒驾等严重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教育广大学生及家长不乘无牌无证车、不上超员车、不坐带“病”车,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并通过召开家长会、教师进行家访以及通过孩子们给亲属、父母的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增强家长对子女上学安全的认识,教育子女提高对交通安全的防患意识。
   校车安全事关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安全问题无小事。在校车供需矛盾较为突出,违法上路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下,校车安全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时刻绷紧交通安全这根弦,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加大对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检查力度,切实排除隐患,采取有效措施,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