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01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 作者:zxxianan | 发布时间: 2019-12-26 | 446 次浏览 | 分享到:
游晓清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擦亮我区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很有见地,与目前正在推进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度吻合。农业品牌建设是产业发展的优选项;通过品牌建设提质增效,提高农产品溢价,为农民实现增收,是脱贫致富的倍增器。实际上,我区农业部门近年来正是按照这一思路,在不断积极探索实践中。一方面,以全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为指引,大力培育、扶持、壮大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另一方面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倾斜。同时,积极引导生产主体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提高生产者品牌意识,帮助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农业企业。而农业企业的发展,为周边群众就近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岗位,尤其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方面担负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因此,在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方面,我区农业部门积累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将其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来抓,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制定咸安农业品牌发展长远战略规划。确立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主要手段的品牌发展实施细则,锁定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作为发展目标:即以茶叶、蔬菜、油菜籽为主。如咸宁砖茶,双溪芹菜,杨堡辣椒,高桥白水畈萝卜,向阳湖莲藕等,大力推进品牌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的产业化开发,让传统品牌与现代农业技术高度融合,焕发新的强大生命力;同时,划定传统品牌生产保护区,扩大现代农业品牌产业规模。
二、成立由农业部门主要负责人挂牌的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专班,积极开展全区农业品牌集成、市场对接,开发与组织协调和技术保障工作。
三、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安排,局直各业务站股在项目安排上、方案设计上,尽量向品牌建设项目倾斜。严格执行省农业厅有关规定,凡农业资金支持项目,项目主体必须是通过“三品一标”企业。同时各业务站股在人才技术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四、拉长农业品牌产业链条,加强一二三融合发展,注重产品深加工;鼓励扶持农业品牌生产企业参与“互联网+”的多种营销模式。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合优势。在大型农贸市场、大型超市设立品牌农产品批发中心和专柜。
六、扩大品牌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短信、微信等载体,高频宣传我区品牌建设情况,提高农业品牌知名度,并多渠道公布品牌企业名单,鼓励市民、游客免费参观生产基地等。
具体到品牌建设上,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自2012年起,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每获证产品一个,奖励资金人民币10000元,在区级财政预算中予以列支,截止目前,奖励资金已达100余万元,奖补到位率100%。
(二)截至目前,全区获得“三品一标”有效期内农产品9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3个,绿色食品17个,有机食品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和认证已占域内生产总面积35%以上。
(三)组织全区“三品一标”企业,参加国家、省级、市级各类产品展销会、贸易洽谈会等200余家80余场次,为我区农产品生产企业打造品牌提供了较大较好的舞台。
下一步,一是我们将按照既定工作目标,完成向阳湖莲藕和咸宁桂花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申报工作,保护和挖掘我区独特的传统农业品牌资源,并使之发扬光大。成功申报后我们将做好以上产品的深加工及品牌提升工作。
二是整合资源,打造我区区域公共品牌,如茶业、粮油、龙虾等产品,以咸安独特的资源禀赋、地理优势条件为卖点,共同擦亮我区优质农产品名片,在此光环下,各生产主体再主推自家品牌,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咸安区农业农村局    
2019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