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 推动民生福祉大提升
来源: | 作者:zxxianan | 发布时间: 2015-02-15 | 801 次浏览 | 分享到:
民盟咸安区总支

2011年,新一届区委领导班子提出,积极实施“大工业、大统筹、大流通、大旅游、大服务”战略,坚定不移地打造“实力咸安、活力咸安、宜居咸安、文化咸安、幸福咸安”,全面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几年来,我们欣喜的看到,一个实力倍增、活力四射、宜居宜游的新咸安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
工业发展态势迅猛,实力咸安崭露头角。工业是打造实力咸安的基石。2011年,咸安经济开发区实际开发面积只有5平方公里,实现税收1.5亿元,到2014年,已开发面积9.6平方公里,实现税收2.5亿元。仅2014年全年,全区引进各类项目310个,到位资金22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121亿元到2012年的150亿元,到2013年的171亿元,再到2014年的191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11年的4.4亿元到2012年的5.8亿元,到2013年的7.4亿元,再到2014年的8.9亿元,这些重要指标都保持着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全区大力推进乡镇工业小区向专业园区、特色园区转型,打造沿107国道工业园区长廊,构建了“百亿产业强基石、百里长廊壮气场”的宏伟发展格局,一个崭新的实力咸安正向我们阔步走来。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活力咸安魅力无限。短短几年时间,咸安城区面积已经扩大了一倍,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武咸城际铁路通车,横沟、贺胜站前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咸通高速、咸黄高速、武咸高速等高速路网的快速建设,让咸安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咸潘一级公路、向阳湖大道、金桂西路建成通车,淦河改造、嫦娥广场、青龙山公园,一项项民生工程使咸安告别了昔日的人们眼中的“农村”形象。贺胜、横沟、双溪等市级中心镇建设一马当先,已逐步建成经济强镇和区域经济次中心,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咸安跃然纸上。
生态旅游绿色崛起,宜居咸安美如画卷。绿色生态是咸安区最大的财富和优势。2014年,咸宁进入中国生态城市竞争力前十强,这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在保护生态上作出的不懈努力。近年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创建绿色示范乡村30个,建设绿色示范乡村35个。积极实施“绿满咸安、美丽乡村”计划,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2%,全区人均公共绿地占有面积9.58平方米,位于全省前列。我区发展以“香城、泉韵”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打造桂花主题,挖掘嫦娥文化,配合农家乐、观光农业游等,2014年就吸引了游客580万人次,实现了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站在潜山顶上,远眺咸安,绿树成山,鲜花似海,流淌的淦河如一条玉带镶嵌其中,好一幅和谐自然的风景图画,香城泉都,魅力咸安,令人神往。
我们认为,在看到咸安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只有经济社会大发展,才能保障民生事业大改善,也只有民生事业大改善,才能更好的奠定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因此,我们建议,要以咸安经济社会跨越大发展,促进咸安民生福祉大提升:
一、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建设人民满意教育强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发展,教育先行。要保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要进一步巩固全区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果,继续争取项目和资金,扎实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要重视和加强优化教师队伍,加快小学教师和初中缺科教师的补充,同时探索建立教师流转机制,对不能教学和师德师风差的教师实行流转;要坚持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让每一位孩子都享有平等、良好、优质的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要加快推进区级公立医院改革,建立一套可以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运行新机制,不断提高我区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全面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解决结构不合理、人才断层等问题,稳定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要探索医疗联合体、医疗养生结合的新模式,逐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要认真履行政府监管职能,积极整顿医疗市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
三、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要以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目标,推进文化咸安建设,完善服务设施网络,打造特色活动品牌;要通过开展试点工作,与“一五一十”工程建设有机融合,推进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要引育并举,着力解决文化人才队伍中存在的人员老化、学非所用等问题,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大投入,建立长效经费保障机制,争取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经费;要大力推进我区文物保护利用,加大文物项目建设力度;要依托咸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挖崛文化精品,构建覆盖城乡、为民惠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加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奋力推进幸福咸安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扩大保障覆盖面;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监管,真正保护好老百姓的“养命钱”;加快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把解决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作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咸安”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继续扎实做好政府承诺“十件惠民实事”,把实事做好,把好事做实。
总之,如何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改善、过得更加幸福,是咸安人民对区委、区政府的最大期盼。在过去的岁月里,新一届区委、区政府解民忧、排民困、惠民生,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交出了亮丽答卷。而如何进一步重视和解决好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事关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党委、政府威信。我们深信,区委、区政府将抓住我区经济基础不断夯实、发展动力不断强劲的大好时机,投入更多精力,付出更多心血,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咸安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带领我们向着“五个咸安”的雄伟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