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安区政协委员、咸宁志通机械施工队负责人 王志刚
在这个“新春惊蛰日,万物复苏时”,区政协开办这个很有价值与收获的培训班,使我受益匪浅,可谓“专家一堂课,胜读十年书。”感谢区政协给我提供了这样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6年来,我秉承一个政协委员的职责,把在化解矛盾、调处纠纷、促进和谐等方面的工作,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委员们作个汇报。
一、顾大局,从小事做起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体制机制的转型,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人们的思想呈现多变性和反复性,由此构成了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甚至引发成群体性事件,影响咸安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如:山林田地产权矛盾、征地拆迁补偿矛盾等等,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有责任担当社会矛盾的调和者。2008年至2010年期间,当时武广高铁咸宁北站、亿丰农贸大市场的建设征地,涉及到官埠湖场村村民及我的一些亲戚朋友,在房屋拆迁、土地出售、青苗补偿的价格问题上,群众的期望值与政府的标准有较大差距,不愿在协议书上签字。这是一个国家基本建设的大项目,容不得耽搁,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方面向群众宣传国家的拆迁补偿政策,说服群众支持国家项目建设,不要阻止施工;另一方面,我又以群众代表的身份,向施工方提要求,尽力维护农民的权益,尤其是贫困农民的合法权益,在不违反原则和政策的前提下,适当给拆迁户以一定的倾斜。我的建议被施工方采纳后,我就利用同学情、朋友情、老乡情劝说了30多位村民在项目建设补偿协议书上签了字,从而保证了武广高铁及农贸市场等国家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这个项目拆迁完成后,永安商贸物流区指挥部朱宗德主任深怀感激之情地对我说:“这几个项目的征地拆迁、苗木补偿,多亏你为我们指挥部做了大量的群众工作,没有你出面协调,要解决这些矛盾纠纷,可真就难了!”
二、敢担当,不回避矛盾
世界是一个矛盾着的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矛盾纠纷由过去那种单一的公民之间的纠纷,发展到公民与村组、公民与乡镇或行政机关,公司与企事业单位的纠纷,矛盾纠纷呈现多元化。例如在官埠湖场这个开发中的城郊村,由于大部分为失地农民,并且村民来自于九省十三县的五个民族,其矛盾不仅表现为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苗木补偿、青苗补偿、农民工工资等方面,而且还具有民族性、风俗性、传统性等特点。如果这些矛盾纠纷得不到有效的、及时的化解,势必影响咸安的建设、发展和社会稳定,轻者阻碍建设发展进程,重者形成械斗、上访,造成新的社会不稳定。2007年4月22日下午,我正在官埠桥镇参加政协扶贫助学活动。当时,手机不停地响,我走出会议室接听,从湖场村唐建军支书那十万火急的语调中才知:湖场村二组两邻居积怨日久,现因一棵树的权属问题,将矛盾引发。一家将一农用车黄土倒在隔壁邻居的大门口,这家就将一块大石头堵住他家的下水道出口,由此将引发一场一触即发的械斗。村支书要求我迅速回村帮助处理。于是我向镇政协小组组长说明情况后,立即赶赴湖场2组。当我来到事发地时,只见两家男女主人不仅互不相让,高声大骂,而且还动起手来,双方都请来了一帮朋友,手握铁锹、木棍、锄头,双方准备打斗。我是当地人,与发生矛盾的两家关系一直很好。在此之前,只要他们两家有什么忙需要我帮,我都会尽力解决。由于我与他们都有私交,见此阵式,我心里就有调停的把握。当时,我站在双方准备械斗的人群之间,将两家男女主人分别拉到一边,问明情况,先让他们冷静下来。于是我从包里拿了几包烟,发给在场所有的人,劝导他们说: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远亲不如近临。一番劝导之后,双方火气消褪了一些。于是,我便从乡亲的角度、从法律的角度、从打架的后果及经济损失的角度,耐心劝导双方忍一忍,有什么事不能协商和平解决,非要动手呢?我还用张英宰相这个历史故事劝解他们。“三尺宅基地,莫伤邻里亲”。我一番口舌之后,双方握手言和。于是我立即从附近工地调来我的一台铲车、一台农用车,将堆在门口的黄土和堵在下水道的大石头,全部清走。至此,这两家因一棵树的权属纠纷而引发的这场即将发生的械斗,得到了平息。至今两家的关系前嫌尽弃,越来越好。
三、明大义,为社会尽责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受这个大家庭培养多年,我感到无比的荣耀,组织信任我,群众接受我,我更应有知耻之心、诚信之心、明节之心和感恩之心,承担起政协委员的一份责任。2010年10月11日,当时区政协以我为题材,正在葛家堰东门砖厂附近拍摄《政协委员风采》系列电视专题片。正在摄制时,永安东门村6组组长葛志根告诉我:“东门村砖厂因取土做砖发生纠纷,推土机不慎将该组一葛姓人家无碑记的祖坟的棺材板推出了土面,为此事要砖厂赔偿二万多元,双方多次协商没有结果,造成砖厂停产长达二十多天。现在有十多个村民正在东门砖厂闹事,我怕事情闹大,不好收场,请你出面协调”。我立即与摄制组一行迅速赶到现场,劝导村民理解砖厂,要求他们不要闹事,双方选出代表进行协商。在我的劝说下砖厂同意拿出9000元作为周姓祖坟的搬迁费用,村民也表示愿意接受,避免了一场恶性事件的发生。2011年5月30日,淦河防汛大堤107至窑墩段的加固培土工程,涉及到湖场、铁铺两个村,要施工必须有后八轮、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进场,沿堤有些群众一是担心重型机械对路面有损坏。二是怕工程车施工损坏葡萄园及菜地,强烈阻止施工。汛期又将至,水利局的领导非常着急。他们知道我在这两个村朋友多,人缘关系好,请我出面帮助协调。于是我请了在当地说话有份量的朋友一起做群众的工作,宣传加固淦河河堤事关双岸几万人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们这个工程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要理解政府、支持政府等政策和道理。在我的劝说下,群众十分理解,也不再阻止施工了。事后,为取信群众,我拿出6000元,作为重车拖土对沿途路面损毁和葡萄园的补偿。这样村民与施工单位的矛盾纠纷彻底解决了,从而确保了淦河大堤修复工程如期竣工,确保河堤安全度汛。
6年来,我在化解矛盾、调处纠纷、维护稳定上,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虽然事情不大,但影响大;花钱不多,但效果好,赢得了政协组织的认可,赢得了群众的口碑。我是这样认为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尽己之能,为社会和谐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办一点事,我就无愧于政协这个组织,无愧于身边的群众,无愧于自己的良心。我坚信,有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有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的极力维护,咸安的邻里就更和睦、民心就更和顺、社会就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