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草、编撰并完成了近1万8千字的2012年度《咸安年鉴》区政协部分的资料。该政协年鉴分概要部份及三十多项单项部份,此工作在办公室张豫慧、陈娜同志的协助下,按规定的时间内已交付区档案局。为记载政协重要活动及主要工作,展示委员履行职能、双岗敬业、建言立论、服务中心、关注民生、奉献社会出了绵薄之力。
2、做好《咸安文史资料》第7辑(总第22辑)--《红色记忆》一书的征编工作。征编过程中,我们本着求实存真,尊重历史事实的精神,一是做好征集前期的走访、座谈、征求意见工作,在周主席的重视、支持和邓主席的策划安排下,我们先后走访了汀泗、贺胜、桂花、高桥、大幕、浮山、马桥等部分乡镇的老人及档案局、博物馆等单位,并就如何编好、编出特色,广泛座谈,征求意见,拿出了《红色记忆》一书的征编方案。二是根据方案进行资料搜集、历史事件见证人、知晓人采访、询问及记录整理,资料搜集,文字编辑,校对审稿,图片收集,摄制、总审等系列工作,编辑出版了《红色记忆》一书。该书分《革命风云》、《北伐战争》、《抗日烽火》、《往事缅怀》、《教育回眸》、《文化撷英》、《改革纪事》7个栏目近30万字。编辑过程中,我们严把史事关、政治关和语言文字关,力求将该书编成“信史”。该书的出版为广大青少年和文史爱好者提供了一本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好教材。
3、做好《咸安政协》的文稿采写及编辑出版工作。编辑出版,并完成了2013年度第一、二两期(总第10、11期)的《咸安政协》的撰稿、采图、编辑工作,分别于4月、7月已与广大委员、读者见面。此两期期刊共20万字,每期分《政协要闻》、《委处动态》、《基层采风》、《委员风采》、《议政建言》、《历史文化》、《诗言咸安》、《八面来风》等十个栏目。
4、接待天津市政协文史委主任付文等四位正厅职领导及史学界考察团一行来咸安考察咸安向阳湖文化文史工作,并就区政协文史委如何收集、整理、挖掘向阳湖文化的史料进行汇报。
5、参加市政协文史工作会议,一是学习了全国、全省政协文史工作会议精神;二是汇报了咸安近年来的文史工作;三是领回了市政协交办的文史协作任务,并根据要求进行了布置、准备和安排,打好完成任务的基础。
6、参加区政协组织的委员培训及就做好就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授课,参加并做好创卫工作、扶贫开发调研座谈、卫生视察、交通视察、茶叶调研、蔬菜调研以及随相关主席专程下访、年终慰问下岗职工、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等等活动,并写出相关文章报道。另外还应邀参加官埠、横沟、浮山、永安、双溪、高桥、温泉、汀泗、宣传等政协组织的活动,如官埠政协的助学活动,横沟政协的视察卫生、捐资助困建房,浮山政协参观委员企业,高桥政协的关爱贫困母亲女童、下访企业,双溪政协的关爱幼儿视察等大型活动,并在每个活动结束后的两天内,分别写出了500至2500字的20余篇政协要闻、处委动态、委员风采等方面的材料。如,《区政协主席、副主席与五爱小学的故事》、《最美山区教师殷小兵》,以及抒情组诗《南川原映像》、《美丽香城》、《诗意咸安》、《政协心 委员情》等30余篇文章诗歌先后在《咸安政协》、《咸宁政协》、《香城都市报》发表。此外,还有7篇有关乡镇政协主任、政协委员的报告文学,如马桥政协主任黄叙阳、汀泗政协主任杨斌等文章被全国政协收录,即将在2014年元月刊出。
7、应市政协及有关乡镇政协工委要求,采访写出了杨斌、母连锦、阮班祥、杨忠梅、殷小斌、陈细枝、郑远广、镇水清等委员履职奉献事迹材料18篇、近9万字的材料,并在市区政协刊物发表,从而宣传了委员双岗奉献业绩,展示了新时期政协委员的风采。
8、应邀向咸安区委信息科、市政协投稿6篇,宣传政协机关重要工作、活动和动态。
2014年工作打算
2014年政协文史和资料委员会拟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组织文史委成员学习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精神及实质,做到一要组织学习、认真解读、领会实质;二要全面把握、入脑入心、融会贯通、指导委员履职;三要联系实际、做好本职工作。
二是组织横向学习联系,拟在市内、省内走走、看看、学学,走出去看政协文史同行如何结合十八大精神,做好文史征编出版工作、多学他人文史经验,进一步提高文史征编质量,拓宽文史视野,取他山文史征编的先进之石,攻咸安文史征集出版的地方之玉。
三是完成好省市政协下达给咸安政协的文史稿件协作工作。
四是拟在两年内征集有关区政协委员在履职、责任、担当、奉献方面的资料,为在2016年四届五次全会上出版一册《责任、担当与奉献》(暂名)的文史资料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