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来源: | 作者:zxxianan | 发布时间: 2018-08-03 | 87662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于赴成都市学习考察乡村振兴情况的报告

区政协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   黄叙阳

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借鉴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进经验,5月15日--19日,区政协副主席李建民率乡村振兴学习考察组一行4人,赴眉山市彭山区、成都市都江堰市、郫都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
在学习考察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听为主,边听边看边议,先后实地参观考察了彭山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凤鸣花谷、果怡农业、农业嘉年华科技博览园;都江堰市圣寿园田园综合体、锦欣旅游康养特色小镇;彭山区黄丰镇团结村、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唐昌镇战旗村,等等。并与当地政协领导进行座谈交流,让我们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拓宽了视野。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感受成都,发展来势令人震憾
这次我们考察学习彭山区、都江堰市、郫都区三个区市,他们不论是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还是在推动一三产业互促融合;不论是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是特色村镇的建设;不论是推动农村改革,还是促进乡村振兴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发展态势整体上升,发展活力深度激发,发展来势十分迅猛,成为川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朵奇葩。
感受之一: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双增强”。彭山区区域面积小(465平方公里)、人口少(不足35万),依托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顶天立地抓改革创新,农村改革工作成效显著,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深化改革宣传主阵地之一;农村土地流转经验在全国推广;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试点工作经验、农村金融创新经验在全省推广。建成的国家级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将打造为中国农业公园、中国休闲农与乡村旅游示范区。黄丰镇团结村,铺天盖地发展传统产业,从七十年代开始种植柑桔,家家户户发展“庭园经济”,在柑桔产业化与观光旅游上大做文章,走出了一条“以果富民,以果兴村”的路子,把基层农业农村的各项事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感受之二:打造高地与挖掘洼地“双加快”。特色村镇建设是都江堰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一大亮点,他们依托富集的旅游资源,围绕产业发展“特而强”,功能叠加“聚而合”,建筑形态“精而美”的要求,高标准策划和打造特色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为整体提升和发展特色村镇绘制一张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步骤稳扎的5年攻坚作战蓝图。同时,以加快丰富特色镇内涵为首要,充分挖掘村镇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川西林盘、传统村落农耕文化洼地,积极开展非遗申报、利用、保护和包装打造工作,深入培育和加快推进本土文化产业链的发展。
感受之三:翻天覆地与脚踏实地“双驱动”。创新“三权分置”,催生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是这次考察学习的又一大亮点。彭山区创新“三权分置”方式,建立覆盖全区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翻天覆地推动土地流转,形成了“农民流转有收益,业主投资得效益,政府服务保权益”三方受益的格局。全区所有的村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公司,90%以上的土地完成了流转。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脚踏实地抓产创新,利用具有悠久的花卉种植的历史传优势统,从八十年代开始,将村内园艺景观连点成片,将农家庭院打造成农家乐旅游,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就在这里走出。
二、学习成都,成功经验发人深思
成都在农村改革创新、特色村镇建设、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等方面的发展经验,开启了乡村振兴较为成功的模式和路径,对咸安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启示。
启示之一:干部思想大解放,敢为人先、持之以恒。整个考察活动过程中,我们无不为成都广大干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持之以恒发展传统产业的劲头所感动。彭山区敢为人先抓改革创新,研究如何在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还权于民、放活权能,科学、高效地配置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人、地、钱”等生产要素,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方面积极创新,探索了5大制度体系“破冰”试点,形成了极其借鉴和推广价值的“彭山经验”。郫都区持之以恒,几十年发展传统花卉苗木产业,挖掘、放大招牌效应,用好、用活相关政策,敢为人先,从九十年代开始创新发展农家乐旅游,助推自身发展。都江堰市开拓创新,在项目发展和融资理念上响亮提出,“用天下之人才,引天下之钱财”。
启示之二:融资担保大手笔,借地生金、乘势发展。构建多层次的融资担保体系机制,是彭山区破解“两权”(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村房屋财产权)抵押贷款瓶颈,落实“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深度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法宝。一是构建顺畅的产权交易体系,让农村产权可流通、可变现。建成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提供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发布、交易组织、交易鉴证、产权抵押登记等 “一站式”服务,与成都农交所实现业务平台互联互通、跨区域运营。二是构建双线并行的产权评估体系,让农村产权有价值、可计算。三是构建多层次风险分担体系,让银行放贷有信心、更安全。多渠道筹资建立了2250万元的“两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构建起保障安全的“压舱石”;成立3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和增信服务(担保费率低至3年1.8%,2年1.5%,1年1%),筑牢改革试点的“防波堤”;联合多家保险公司创新特色农业保险产品,增强农业生产环节抵抗自然、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构建开放的产品创新体系,让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有产品、接地气。目前全区已正式推出了接地气、受欢迎的“惠农产权贷”、“安居如意贷”、“金杏﹒福农”、“金土地”等16个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新产品。五是构建多渠道的农村征信体系,让银行业主共同成长。建立覆盖全区“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档案,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金融意识,自觉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学会运用金融工具发展壮大产业,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启示之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捆绑项目、整合资源。郫都区抓项目、谋发展的力度非常大。2009年,郫都区为把唐昌镇战旗村打造为全国新农村示范点,举全区之力,由成都市惠农投资公司按照“资源换资本”的方式,通过整理复垦村民原有的宅基地、院落等,置换土地集中安置村民。在该村集中安排10多个大项目,集中投入资金9500余万元,由10多名区级领导直接负责建设项目,20多个区直单位190名干部直接服务项目,18个工程队全面进村作业,不撒“胡椒面”,集中人、财、物进行规划建设。第一期完成215亩,入驻人口1655人。修建低层别墅式楼房401套,建筑面积7.45万平方米,修建公寓式多层楼房171套,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修建幼教、商业、供水、污水处理、服务中心等功能配套房0.24万平方米。第二期传统产业“十八坊”民俗博物馆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三、借鉴成都,竞发形势催人奋进
咸安区与彭山区、郫都区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在农村改革创新、特色村镇建设、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等方面的发展路径和经验,可资借鉴。
一要在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地方发展快与慢,首先取决于干部的思想状态和工作作风。要强化跨越赶超意识。“等、靠、要”只会山穷水尽,“争、抢、干”才能柳暗花明。乡村振兴没有老路可走,没有模式可循,要紧紧围绕中央要求,结合地方的实际抓好先行先试,闯出路子就是特色,就是亮点。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创新精神。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敢于推进方法创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
二要在培育产业、流转土地上求突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培育传统产业。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传统产业是一个地方的特色,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要充分结合咸安“四乡”资源优势分布,科学编制好贮麻、茶叶、桂花、楠竹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培育一大批茶叶村、贮麻村、桂花村、楠竹村,就像彭山团结村种植柑桔一样,几十年来都不变样。要加快土地流转。产业要振兴,土地是关键。要想把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要迅速迈开土地流转的“大步子”。以土地流转加快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规模化的市场主体引领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要借鉴彭山的经验,成立镇村土地流转服务公司,把土地流转作为镇村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长期具体工作来抓。
三要在招商引资、“农业+”上出实招。成都的经验告诉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走好“三产”融合的“新路子”,认真做足“+”的文章。要紧扣地方特色,善于挖掘乡风内涵,积极谋划和发展“农业+食品”、“农业+旅游”“农业+电商”、“农业+文化”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高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拓展增收链,全力打造一批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以大招商推动大投入、以大项目实现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