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代部长周巍峙的向阳情结
来源: | 作者:zxxianan | 发布时间: 2018-07-14 | 27122 次浏览 | 分享到:
陈大银
             
  1989年,国家文化部代部长周巍峙同志在到岳阳参加全国性文化方面的会议前,在县级咸宁市委书记夏汉生、甘棠乡党委书记邓华平等陪同下,专程到中央文化部湖北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故地重游。
   周巍峙出生于1916年,江苏东台人,曾用名良骥、何立山。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歌曲工作者协会执行干事、八路军驻临汾办事处秘书、中共中央北方局文委委员、晋察冀边区音协主席、延安鲁艺文工团副团长、华北联大戏剧音乐系主任、中共张家口市文委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文委委员、华北人民政府文委委员、华北文联常委等职。建国后,任中央歌舞团团长、中央实验歌剧院院长、文化部副部长和代部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他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他创作的歌曲有《前线进行曲》、《子弟兵进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等。
  当年,周巍峙住在咸宁县汀泗区甘棠公社战斗大队(秧田澥 村,2005年并入斩关村)第6生产队胡黄张自然村。他在向阳湖的工作之一,就是到向阳湖沼泽地里开湖造田,白天带一身泥水回家,晚上还要接受批斗。五七干校4连的领导经常要周巍峙作检讨,宣传组的人把周部长写的检讨贴在胡黄张自然村仓库后墙上办的批斗“516”专刊上。周部长当年是专政对象,有人监视他。不许他随便与老百姓打交道。
   五七干校期间,周巍峙的儿子周八月也随父来到向阳湖。胡黄张自然村胡承梓( 小名水宝)跟周八月同年出生。周八月在五七干校子弟学校读书,胡承梓在甘棠中学读书。他们白天在一起玩,晚上一起复习功课。周八月喜欢跟黑皮(大号叫黄希华,战斗大队官庄丘人)等少年一起去放牛。胡承梓家有时有点好菜,就叫周八月来吃。
 胡黄张自然村木宝也与周八月同年,大号叫胡承武,出生于1953年9月,周八月与他曾想打“老庚”,但一直没举行仪式。凡有好吃的东西,周八月就分给木宝、水宝等小朋友吃,有好玩的东西就拿来一起玩。他常常跟木宝、水宝一起摘莲籽、抠藕、捉鱼、游泳等。一次,牛虻、蚂蟥叮在周八月脚上,他吓得叫了起来,有经验的木宝连忙帮他扯掉。胡承武1975年担任胡黄张生产队长,1994年任秧田澥村副支书兼民兵连长。
   这次,周巍峙一行来到咸宁市甘棠乡秧田澥村第6组胡黄张自然村。他一下车,就问老队长胡永锡。胡永锡此时在向阳湖垦区耕田。在场的甘棠乡文化站长方绍忠(后任咸宁市建委市政公司副经理)安排胡永锡的次子、秧田澥小学校长胡承梓(乳名水宝) 赶快到湖地去找他。
  周部长与胡永锡一见面,就握手拥抱,随同周部长来的秘书及时照了相。接着,就把带来的香蕉、苹果、冰糖和点心等送给胡永锡。胡永锡分给在场的男女老少。周部长问:“老队长,我们当年住的房子还在不在?”
  周部长当年住在胡黄张自然村社员张继斌家堂屋里。这里早已不住人了,墙已拆了大部分,张继斌一家已搬到胡黄张上首新屋去了,一只母猪和15只猪崽正关在这里,很脏、很臭。老队长把周部长带到这里。周部长指着堂屋大门的墙,对随同他一起来的妹妹说:“我当年就住在这里。”这个堂屋当时住有6个五七战士,周部长就住在进门右边角里。一位随行的工作人员惊叹地说:“哎呀,当年这么苦呀!”周部长若无其事地说:“这么艰苦,我们还不是住了两年!现在,我身体不是很好吗?”随行人员用照相机把周部长住的地方摄下来了。老队长把周部长一行带着从胡黄张下首一直转到上首,挨家挨户地与当时的邻居打招呼。周部长深有感触地说:“胡黄张的房屋比当年有很大的变化。”此时,禾场边有一头黑水牛,周部长坐到牛背上照了相。
  接着,周部长提议与全村男女老少合影。合影后,周部长叫老队长讲几句话。老队长说:“周部长一行今日到我们胡黄张来,是对我们最大的关心。他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说明还没有忘记我们。我代表全组干部群众,对周部长的关心表示衷心感谢!”周部长的随行人员把这个场面也摄下来了。
   当时,乡文化站只有牌子,没有场所,一个人,一张桌,一块牌,一枚章。甘棠乡文化站长方兆忠出点子,请胡黄张跟周部长关系好的老队长胡永锡等,找周部长拨点钱给甘棠乡建个文化站。周部长说:“应该,应该。文化部五七干校曾经在这里,当地群众对文化部的人很关心、很支持。”在甘棠乡政府停下来休息半个小时后,方兆忠在送他们走时说:“周部长,甘棠乡文化站的建设,请您放在心里。以后,我们到北京去找您汇报。”周部长举起双手笑着点头打招呼:“好!好!”还有的人说:“我们以后到北京来看望您。”周部长说:“欢迎你们到北京去玩。”
  老队长安排周部长一行到组里吃饭,甘棠乡邓华平书记说,乡里已安排好了。周部长的车走到胡黄张对门山时,村民胡承荣得知周部长来,连忙背一袋红苕,想作为土特产送给周部长尝一尝。当他把苕背到门口山时,周部长的车已开得老远了。
  1991年暑期,甘棠乡教育组组织胡承梓等7个模范老师赴京旅游。胡承梓顺便来到周部长家。周部长分发大中华牌香烟给胡承梓等人抽,很客气地问:“你爸身体好吗?”胡承梓回答:“他已去世了,您前年重返向阳湖后,他就中风了。”周部长感到惊讶和悲伤。
  谈了个把小时,周部长的儿子周八月来了。当年,周八月身高跟胡承梓不相上下。这次,他却高出胡承梓一个头。见面后,两个人握手后拥抱。周八月一一问起胡黄张自然村当年的小朋友仙宝、再宝、冬英、莲英、木宝等小朋友现在的情况。胡承梓一一说得周八月听。周八月说:“我非常喜欢胡黄张,那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去那里看看。”胡承梓问起周八月母亲的情况。周八月的母亲王昆是著名的歌唱家,时任东方歌舞团团长,前几天出国访问去了。周八月说:“毛主席、周总理曾抱着我看过戏。”
  周部长1989年从向阳湖回京后,给胡承武寄来两支高丽参。胡承武的母亲煮给胡承武、胡承祥兄弟吃。
  周部长重返向阳湖后的第2年,甘棠乡决定,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昌盛,乡文化站长方绍中,胡黄张村民小组组长胡承武3人一起进京,找周部长拨钱建文化站。他们3人乘乡政府小车到武昌火车站,再坐特快进京。当晚,在北京一家旅社住,胡承武把周部长重返胡黄张时留下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告诉李昌盛(后任咸宁市咸安区广播局主任科员)乡长,李乡长打电话到周部长家,与周八月通话:“甘棠胡黄张胡承武组长到北京来了……”因周八月只知道胡承武叫木宝,所以,胡承武连忙叫李乡长改口,说是木宝来了。周八月听说木宝来京,很高兴。这天,周部长陪同他们3人吃了晚饭。当时,周部长已退居二线。当胡承武提出请求解决20万元资金建设甘棠乡文化站时,周部长介绍他们去文化部财务司。他的秘书就把3位客人带到财务司联系。后来,文化部给甘棠乡解决了修建文化站的专款18万元,并通过省地市文化部门逐级拨下来。
  周部长安排他的秘书带路,用小车送这3位向阳湖的客人玩了3天。他们先后去故宫、颐和园、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和地铁等地旅游。离京时,周部长还客气地要他们还在北京玩几天。后来,周部长还兴致勃勃地给甘棠乡文化站门牌题字。
  这次,咸宁3位客人见到了周巍峙的爱人王昆。王昆出生于1925年,河北唐县人,1937年任唐县妇女抗日救国筹委会宣传部部长;1939年入西北战地服务团任演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曾参加歌剧《白毛女》、秧歌剧《兄妹开荒》等演出;1945年后,任华北联大文工团演员、华北联大三部艺术系教员。建国后,任中央戏剧学院演员,中央实验歌剧院演员;1962年后,任东方歌舞团独唱演员、领导小组副组长、艺委会主任、团长、党委书记。她曾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全国妇联执委、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是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十一大代表。因为王昆是著名的歌唱家,胡承武便好奇地问她演唱过哪些节目。王昆说,电影《东方红》中的“春雷一声振天响……”是她唱的。她还将几版本人录音歌带送给李昌盛3人。
  甘棠乡文化站长方兆忠去过周巍峙家。1988年,他与乡副书记黄自俊、乡企管会主任吴启永3人一起去京找周部长的。周部长说:“中影公司总经理胡健当年也在向阳湖劳动过。”方兆忠等就去中影公司去找胡经理。胡健经理说:“你们这是特殊情况,就特殊处理吧。”他根据乡政府请求拨款修建电影院的报告,解决了5万元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总经理胡健还送给甘棠乡文化站16盒录相带。1989年,他与咸宁地区文化局分管机关的副局长王明海一起去找周部长的。这次得知:文化部原副部长刘杲调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新闻出版署署长宋木文也曾到向阳湖五七干校劳动过。经过联系,新闻出版署向甘棠乡文化站赠送图书5万册,这5万册图书各不相同,总价值15万元。
   文化部共为甘棠乡文化站解决18万元,甘棠乡在乡政府附近建一个3层18间建筑面积650平方米的文化站。设有图书阅览室、游艺室、摄影室、录相厅、展览厅、宣传橱窗、办公室。图书室藏书50000册,宣传橱窗12块26平方米,站属电影院、电影队有35 毫米放映机1套、16毫米放映机1部,还配备了录相机、照相机及其配套的设备,不仅能满足各层次群众的文化要求,而且每年以文补文收入达到4000元(1990年)。
  1997年6月,在咸宁市人大常委会岗位上退休的周运忠与甘棠乡(现向阳湖镇)乡长朱国林、建设“中国报刊碑林”的倡议人徐孔章一起到北京,请甘棠籍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北京平谷县某企业负责人孙家龙带路,找文化部原代部长周魏峙联系甘棠乡的文化建设问题。
  周运忠原来不认识周魏峙部长,在向阳公社工作时只听说他在战斗大队第6生产队胡黄张住过。当年下放到咸宁的、健在的、职务最高的是他。周运忠来到周部长家时,周部长正跟文化部几个老干部谈话。周运忠递上咸宁市人民政府开具的介绍信。周部长看信后,问:“哪个是周主任,哪个是朱乡长?”相互介绍后就落座了。
  朱国林把甘棠乡的基本情况和来意说了一下,周运忠也讲曾在汀泗区和向阳公社工作过。孙家龙说:“周部长,他们讲的是咸宁话,您可能听不懂,我用北京话跟您翻译一下。”周部长把手摇了两下:“不用,不用。他们说的我全部听懂了。”周部长接着说:“在向阳湖劳动的期间,我住在胡黄张,见到最大的干部是战斗大队党支部詹书记詹昌林,你们区委书记这么大的干部还见不到。我从胡黄张到甘棠阁买东西,干校还派一个人监督我。在文化大革命中,我爱人王昆和大儿子也被迫害。”说到这里,周部长流出了眼泪。这时,周运忠问周部长:“王昆同志在不在家?”他说:“她到厦门演出去了。如果她在家,我会叫她出来见你们。”周部长还讲:“这么多文人在向阳湖搞了几年,我也搞了几年,我们忘不了。五七干校有些值得纪念,有些不值得提倡。”周部长还说他正在编《中国民间文学》,每个省一集,中直机关有几集,一共30多集。周运忠看到他家的书很多,很有感触地说:“您不愧是文化部长,书真多哇!”他说:“这是一点常用的,我还有个书库。”最后,周部长说:“甘棠乡搞文化开发,要我们扶持,我去跟你们作最大努力。我已退休,只能提个建议。你们明天到文化部找我的秘书吧。”
  第2天,李秘书在文化部接待室等周运忠一行。见面后,将咸宁客人带到“周巍峙办公室”,把周部长批的字、咸宁市政府的介绍信、周运忠与朱国林的名片用回形针夹在一起,交给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扶贫办主任、接待办主任3人。办公厅副主任说:“你们的来意我们清楚了,周部长也批了字。关于扶贫问题,文化部比较穷,请你们谅解。但是,拿点钱出来,也是做得到的。我们扶贫点在山西两个县。我们准备去跟部长汇报一下,争取把甘棠作为一个小扶贫点。”此后,文化部又给甘棠无偿解决了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