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的基础性和经常性工作
来源: | 作者:zxxianan | 发布时间: 2012-10-18 | 1069 次浏览 | 分享到:

咸宁市政协副秘书长兼提案委主任、市政协机关党组副书记  游强进

人民政协的经常性工作包括:提案(另讲)、专题调研、视察考察、大会发言、文史资料编纂、社情民意信息
一、人民政协的专题调研工作
1、调查研究的意义;
2、政协调研与党的调研的不同之处;
3、政协调研的要求:选题注重超前性,视角体现独特性,成果突出可行性。
二、人民政协的视察考察工作
1、什么是人民政协的视察和考察;
2、视察和考察的不同之处:目的和方法不同,人员的构成不同,地域范围不同。
3、视察与调研的不同之处:功能定位不同,内容安排不同,作用实效不同。
4、政协委员视察的目的特点和组织原则;
5、视(考)察调研报告的文体特点和基本结构;
6、视(考)察报告的转化途径;
7、对参加视(考)察委员的要求:人到位(沉下身来),脑到位(勤于思考),腿到位(深入实际),口到位(多问多谈),手到位(多记多写)。
三、大会议政发言
1、什么是大会议政发言;
2、议政发言的总体要求:主题明确,观点鲜明,阐述清楚,篇幅适中;
3、大会议政发言的选题特点:原则性、重要性、针对性、前瞻性、求实性、时效性。
四、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
1、独特作用:存史、资政、团结、育人;
2、“三亲”原则:亲历、亲见、亲闻;
3、史学作用:补史料之遗,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
五、人民政协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1、信息和社情民意信息的定义;
2、信息的类型:建议型信息,监督型信息,反馈型信息,警示型信息,跟踪型信息;
3、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要求:力求真实、注重质量、突出特色、争取快速;
4、社情民意信息的选择:即“十报十不报”;
5、社情民意信息的写法。
   结语:运用人民政协话语权,做好人民政协的经常性工作。